2012/12/10

你為什麼不問問神奇海螺呢


聽演講時最害怕的就是講者詢問大家:「那麼,有沒有問題?」



明明是個期待可以共同討論的時刻,卻往往成了聽眾害怕的時候。問題?沒有啊。最大的問題或許在:要問什麼?問什麼才不會顯得自己笨拙?我可以問什麼?在這個場合問這些適宜嗎?學越多反而被束縛的東西更多。似乎離那個不斷問著為什麼的年紀,很久很久了。久到我們遺忘這是怎麼一回事,像是訴說一個童話故事,大人們永遠會告訴孩子們:「然後灰姑娘的鞋子就掉在那裡,被王子撿走了。」我們不會像孩子們一樣發問:「為什麼鞋子會掉在那裡?」

上星期教國小生想像力創作,我在台上畫了一個圓,問他們這是什麼。我原本的預設是孩子們只會回答一種,沒想到他們的想像力完全不用我訓練,給了我各種千奇百怪的答案,著實讓我吃了一驚。後來回頭想想,絕大部份的原因,在於我問問題的方法不對。今天就算是我,一個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,要回答什麼,每個人一定都想著越怪越好,甚至不斷揣測老師心中的答案。用比較專業的角度來看,我的提問技巧太過生嫩,給予的線索不夠多,沒有辦法讓聽者引導到我想要的地方。

以前大一上文概的時候,我特別喜歡將老師問我們的問題抄在筆記上頭,以便自己之後翻閱時能思索這字裡行間的天光。我喜愛在這些問題之中尋找一個出口,當個冒險者。但是如何製造出這個迷宮?我想我不是個好的工匠。

直到出社會,才知道溝通這件事情有多重要。雖是善於操弄文字的弄蛇人,卻不太會說話。曾經我以為這不要緊,直到站在講台上,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。我甚至連說故事都不太擅長。一個不會說故事的人要如何寫故事呢?

說故事是個比問問題更大的問題,或許等待哪日我能了解箇中深意,再仔細翻談。但是問問題,卻在這幾日的演練中,成了我最急需解決的問題。該怎麼問?寫下一個問號很簡單,對於世界有疑問很簡單,但怎麼讓台下的人去思考,跟著自己引導,擁有同樣的感受?我從來沒有想過「問問題」竟是如此複雜。問問題自然牽涉這問題為是非或選擇,開放或許更好,但是又不能不著邊際各說各話。問題總要有個牽引,拋出問題是為了解決下一個問題。

 但是你知道嗎?我們太習慣接受答案。所以除了牛頓,沒有人會去詢問為什麼蘋果會掉下來,我們只在乎因為這件事情牛頓發現了地心引力。沒有人會再去問了,沒有人會再詢問,關於蘋果掉下來的任何問題。

「你為什麼不問問神奇海螺呢?」

神奇海螺是某卡通裡面的一個玩具,當有所疑問時,只要拉一下神奇海螺的繩子,他就會隨機以預錄好的聲音回答問題。想當然爾,依賴這種玩具面對問題,總是引來讀者發噱。海綿寶寶之所以一直拉繩子自然是為了新奇好玩,他們相信神奇海螺可以給他們所有問題的答案。但是,為什麼他們可以為了追求答案而相信玩具,而看著主角們追求的人們,只是看著這個故事,只是看著它。不需要問問題,人們很清楚。想知道答案,拉一下海螺就可以了。不管對錯,不需思考。想聽海螺的回應,拉一下就好,多麼簡單。是的,或許我也應該問問神奇海螺。為什麼我不會「問」這件事了呢?為什麼呢?

於是,關於這一切的答案,莫提、莫問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